把“专家”还原为“人”
来源:东方资讯
时间2023-07-08 06:14:14
(资料图)
本文转自:解放日报
把“专家”还原为“人”
沈祖新
《专家的窘境: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》[美]罗杰·克普尔 著林孟蔚 陈浩驰 译中信出版集团 ■沈祖新
《专家的窘境: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》是一本生逢其时的书,因为“专家”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,已经具有了非同小可的流量,他们的言论与行为都受到网友的关注。这种关注,也已经溢出了他们的专业身份,成为对这个人的全方位审视。但是,在“专家”与人之间,受到诸多因素的遮掩与粉饰,让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容易停留在服膺与愤慨的表层,无法深入内在的肌理,看清他们如何由人而成为“专家”。
该书恰好在这样一个时机提供了这样一种将“专家”还原为人的思路——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,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命题,从经济学的理论中创设信息选择理论,将专家意见视作信息市场中提供的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信息,普通人不能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,最终尝试将“专家”还原为人。
由信任的对象沦为嘲讽的笑柄
作者对专家问题的思考,基于“专家”在现实生活中的失灵,弗林特水污染就是其中一例:弗林特的居民发现生活用水的味道和颜色不正常,环境部门也查验出了水中铅含量超标,医疗部门也检测出当地儿童血液中铅超标。在一系列的铁证面前,后续工作应该是找出污染源头,协商解决方案,介入居民医疗,安抚公众情绪。但是,在当地部门向“专家”咨询解决方案时,得到的却是弗林特的居民大多是非洲裔的回答,“专家”甚至将环境污染的责任归咎于民族主义思想。
这样的回答实在令人匪夷所思,但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,由各种“专家”亲口说出,并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出现在大众媒体中,制造一个又一个爆点,收获一波又一波流量。“专家”的信誉日渐下降,由百姓信任的对象沦为公众嘲讽的笑柄。